房地产泡沫正破灭 2014年房价跌50%
谢国忠 | 2014年01月20日
当今的高房价是很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泡沫总有一天会破,现在已经开始破了。最后一波房地产泡沫是靠高利贷推起的,现在高利贷出了问题,房价也支撑不住了
硬着陆风险攀升
谢国忠 | 2013年11月27日
真正的改革是限制政府权力。由于政府改革将是一个漫长而缓慢的过程,中国的泡沫经济将会走完它的历程,耗尽所有可用的资金和潜在借款人,最终以较大概率硬着陆
冷静看待金融改革
谢国忠 | 2013年09月23日
中国的金融改革应该提高资本分配效率及系统的长期稳定性。增加流动性并非改革,只是更长久地掩盖了不良资产的问题,增加未来金融危机的风险。在固定的货币增长目标之下,此类政策将把资金更多地分配去支持业绩不佳的资产,进而降低资本利用的效率。 中国金融体系的根本缺陷在于,首先,借贷主体均是政府机构;其次,金融机构的高管很多都是政府任命的。除非这两个现实改变,金融改革将只是以不同名义对现状的延续。
何必饮鸩止渴
谢国忠 | 2013年08月13日
向房地产开发商注入资金来抬高土地市场价格,并不会刺激经济复苏。这将只为地方政府带来临时的收入反弹,并换来未来更多的不良贷款。人为制造资产升值的假象不会带来市场信心的回归,只有结构性改革可以做到这一点。为达到这种目的,改革必须削弱政府的行政权力,同时加强法治约束。 为了缓冲经济的下行,正确的政策应为削减相当于GDP2%的税收,同时发行财政债券来维持必要的财政支出。 泡沫,又见泡沫 市场猜测中央政府将
谢国忠:过去十年中国未出现有竞争力的企业
谢国忠 | 2013年06月27日
城镇化并不是拉动此轮经济增长的关键,资源的重新配置——限制政府花钱,让老百姓有钱花,才是关键。目前的税制改革减少的税收如九牛一毛,在我看来,要动真格,先减税1万亿元
变好之前先要变坏
谢国忠 | 2013年05月21日
七国集团峰会提出要把“太大而不能倒”的金融机构作为系统性风险来加以解决。但是,实施实质性改革的可能性非常低。清除这一缺陷将会引发巨大的全球经济下滑,没有哪个主要国家的政府愿意这么做。 有缺陷的全球金融体系已经要挟了全球主要国家的政府作为人质。不论危机何时发生,政策重点都是为了短期的经济稳定来安抚金融体系,从而优待“太大而不能倒”的金融机构。每次危机只会让问题更加严重。 短期经济稳定和长
谢国忠:全球政策失灵 投机为王
谢国忠 | 2013年05月13日
全球经济已经陷入滞胀,增长率仅为2%,而通胀率为3%。今后18个月中,通胀率很可能会超过4%,而经济增长率却依然会止步不前。通胀率比经济增长率高出一倍,令全球经济很难走出滞胀。 近来商品价格有所下滑,但这并不代表通胀趋势有所转变,只是将收入转化为消费者购买力的一次再分配。当前实际利率普遍为负,货币增长率高于经济增长率,在任何经济要素诸如新兴国家的手工劳动力、发达国家的熟练劳动力、农产品、房
闪电崩盘之后
谢国忠 | 2013年04月24日
最近一段时间,贵金属、大宗商品和美元、日元的价格波动,主要源自大量流动性的相互关联。这些流动性是各国的量化宽松政策的产物。这种关联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同一批人炒作同样的东西,而并非由于经济原因。 随着各国量化宽松政策的继续,闪电崩盘肯定会再次发生,所带来的大规模恐慌可能改变一些经济体的运行轨迹。最重要的情况就是,如果日本国债或日元的持有人对日本央行的量化宽松政策感到恐慌,由此导致的混乱可能会
恶性循环
谢国忠 | 2013年04月11日
全球金融体系充满了缺陷,其稳定主要取决于隐含的政府担保。不幸的是,这种担保又导致了这些缺陷的持续。这种恶性循环让全球金融体系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
深陷泥潭
谢国忠 | 2013年03月14日
摘要:全球经济整个困在滞胀的深渊里,最终,刺激政策的累积效应会在一场世界范围的通胀危机中展露无遗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五年之后,世界经济还是没有恢复过来。领导无方是其主要原因。 刺激政策和紧缩政策都不起作用,也不会起作用。不幸的是,世界各大经济体的政府及其中央银行都拒绝改变其政策方案,并且将其失败归因于政策的力度还不够。 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各国的这些错误政策将会让全球经济整个困在滞
谢国忠:不良资产在未来两三年会大幅上升
谢国忠 | 2012年12月04日
(在2012年第七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上的演讲) 谢谢!很高兴有机会跟大家交流一下关于银行在经济转型过程当中能起什么作用。刚刚监管机构的领导主要谈了是银行体系在经济放慢这个过程当中应该怎么去适应这样一个时代,不能依赖于增长,同时还有王副主席刚刚提到竞争的问题,对银行过去盈利模式会受到很大冲击。刚刚银行的管理层也谈到了一些发展业务,针对中小企业是不是有机会,我觉得这两方面的讨论对银行体系带来的
谢国忠:中国股市到明年年底情况都不会太好
谢国忠 | 2012年11月19日
(在2012财新峰会上的发言) 以下为谢国忠发言实录: 胡舒立:债务危机不仅仅在欧洲,欧债危机引发新一轮全球金融恐慌,危及欧洲一体化进程;美国债务悬崖拖累经济复苏;中国的显隐性债务总体可控但结构堪忧。各大经济体债务难题缓急有别、形式各异而实质如一。如何评价以往的债务拯救措施?如何更有效地走出债务困境?在经济下滑过程中,如何重建财务纪律?这又将如何影响经济复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 谢国忠:
谢国忠:与中国纠纷将成压倒日本最后稻草
谢国忠 | 2012年11月15日
日元濒临崩溃 日本再次陷入衰退。直接导火索就是中国消费者对日货的抵制。日本名义GDP自2007年以来就持续跳水,日本的国债占GDP的比率已经超过了200%,贸易赤字也成为一个结构性现象。这三重打击可能最终会导致日元经历结构性下跌。 日本名义GDP的增速必须快于国债增速,其财政形势才是可持续的。实现这一点的惟一途径就是日元贬值。 沉默的低迷 自从房地产泡沫开始收缩以后,近20年间日本一直深陷在通缩和
谢国忠:现阶段持有资金是最佳选择
谢国忠 | 2012年10月17日
第三轮量化宽松终于粉墨登场:美联储承诺每月购入400亿美元有抵押证券,直至实现美国经济复兴。也就是说,第三轮量化宽松,实际上是量化宽松永恒版。 那么政策的结局,到底会是经济复兴,还是灾难来临?要知道,正是美联储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的“金手指”,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互联网泡沫、房地产泡沫和金融泡沫,乃至全球金融危机。本·伯南克所谓的“量化宽松”,就能拯救当今世界吗? 这已经是第三轮量化宽松了,这个事实本
谢国忠:贸易保护主义来袭
谢国忠 | 2012年10月15日
全球经济现在深陷滞胀。宽松的货币政策并非对症下药,很可能会引发通胀危机。随着滞胀到来,贸易保护主义很可能会抬头,威胁到以出口为导向的东亚经济。 中国是最容易受到贸易保护主义伤害的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再加上存在大量过剩产能,贸易增长疲软将会延长其商业利润的下行期,造成中国银行系统大量坏账。允许实力较弱的企业破产,可能是解决当前中国产能过剩问题的惟一途径。 滞胀导致贸易保护主义 全球化已经
谢国忠:中国现在有2千万套空房子
谢国忠 | 2012年08月22日
21CBR:最近你又呼吁“千万别买房子,有空房子赶快卖掉”。那么,你自己卖了没有? 谢国忠:我没有空置房,我只有自己住的一套房子。我认为对于那些以投资为目的的人来说,现在最好的自保方法就是先把手上的空房子卖掉。我自己估计中国现在有2千万套的空房子。对于没有产生收入的空房子,你捧着干什么?难道还会增值吗? 21CBR:为什么说5月楼市的回暖是假象? 谢国忠:尽管楼市的泡沫开始破裂,还是
谢国忠:成都和长沙最有可能变成一线城市重庆不行
谢国忠 | 2012年08月07日
凤凰财经讯日前,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做客凤凰网。在谈到房价和城市发展问题时,谢国忠表示,中国的未来一定在大城市里面。二线城市里面你要看准了就是一个城市会变成一线城市的,相比来说成都和长沙有可能,它是一个省府,然后周边没有城市跟它竞争。重庆不太可能的,重庆是一个偶然的城市,它存在只是偶然的。 以下是现场实录: 提问:老师您怎么看这个房子问题,比如说北京的房价如果掉5%的话,我估计在座的话没有房子的人肯
谢国忠:大陆权贵支撑香港房地产繁荣
谢国忠 | 2012年05月28日
香港未能从1998年的房地产市场危机和经济衰退中吸取教训。恰恰相反,这座城市一直在致力于重新制造泡沫。经过十年之久的供给压缩之后,借着美联储零利息率的东风,泡沫终于再次出现。 整个香港经济都受累于此。1997到2011年间,香港名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年增2%,平均薪资年增2%。在同一时期,生活成本却大幅攀升—油价涨到原来的五倍,食品价格翻了一番,大陆用工成本上升至原来的三倍。不难明白,为什么香港人缺
为何中国能人却造假
谢国忠 | 2012年04月16日
去年除夕,我在上海一间酒吧等待观看一年一度的壮观景象??海量的爆竹和烟花齐齐燃放,就在那一刻,我想吸一支雪茄。我问侍者酒吧里是否卖雪茄。他说,外面马路上有人卖。我走出了酒吧。果不其然,有个看上去是外来工模样的中年人身旁停着一辆自行车,车的一侧挂着一捆雪茄,全是古巴来的。帕特加斯四号(Partagas 4)每支50元人民币,大约是香港价格的一半。如此便宜的价格带给我的激动没能持续太久。不一会儿,我开
谢国忠:实现中国经济繁荣不是什么难事
谢国忠 | 2012年04月01日
毫无悬念,中国政府将大幅调低经济增长率目标。当然,政府总会说这是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优先考虑环境保护和医疗保障等等。但是如果不推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结果恐怕就是经济减速了,民生方面依然毫无起色。 中国经济面临的核心问题,是怎样分配经济发展的成果。市场竞争的确会导致贫富分化。但中国社会的财产不平等,却主要来自权力垄断。成立垄断企业,抬高地价,增加税收,这些做法的实质,就是把经济发展的成果分配
谢国忠
142篇文章 4088天前更新
独立经济学家。1987年获麻省理工学院土木工程学硕士学位,1990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谢国忠曾任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及亚太区首席经济分析师。此前,他在世界银行任经济分析员,负责处理世行于印尼的工商业发展项目,以及其他亚太地区国家的电讯及电力发展项目。现任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财新≪新世纪≫特约经济学家。